2022年7月13日,辽宁工业大学“传承经典,追寻足迹”实践团队在旅顺开启了暑假社会实践活动。我有幸成为其中一员,我们前往旅顺当地的红色遗址,通过在遗址内的学习,深刻了解党史,了解当年的红色记忆,学习先烈的革命精神。尽管此次活动时间短暂,但是在此之中我收获颇多,同时也在进一步提升了自己。
七月的旅顺格外的多雨,尽管如此也阻止不了我们的脚步,我们怀着期待和激动的心来到了胡家村党支部遗址。胡家村党支部是东北地区第一个农村基层党组织。胡家村党支部的建立,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尽管最终因为失去上级领导等原因而停止了活动。但是把爱国反帝斗争的宣传把革命的火种播撒到日本殖民统治下的大连农村。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村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历史上具有开创先河的意义。
走进村内展馆,碎石铺地,四周和天棚都是泛黄的报纸,墙上张贴着和支部有关的展板,似乎让我们回到了那个水深火热的年代。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有这么一群人,不顾生命安危,为了民族的解放而奋斗着。通过馆内负责人的帮助,我们看望了一位姓郝的退休老党员,与其进行了一次心贴心的交谈。“您为什么入党?入党初心又是什么?”老人沉思了一下,尘封在老人脑海里的记忆被打开。老人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是真正把人民放在心上,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把共产主义作为最终目标,为了人民的美好生活不懈奋斗。所以我积极入党,并且我也希望大学生们能够积极入党,为人民服务!”他的言语生动,目光炙热。他的言语使我们感触颇多,激励我们不断艰苦奋斗、开拓进取,教导我们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生活。
图为志愿者前往胡家村参观和看望老党员时的照片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子良 邹芃萱 供图
图为志愿者与老党员交谈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子良 邹芃萱 供图
走出馆内,望向发展越来越好的胡家村,心中不禁感叹“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为你负重前行。”这是无数烈士努力的结果。他们在祖国危难之时,挺身而出,挽救了危亡的中国。在旅顺有位烈士对于旅顺人来说是骄傲,也是抹不去的记忆。那就是金伯阳,“少年重英侠,弱岁贱衣冠”这是对金伯阳最真实的写照,他年仅26岁,就将生命奉献给了祖国。金伯阳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他的一生虽然短暂,但他的英名,却与我们伟大祖国的振兴和中华民族的复兴长久地联系在一起。我们来到金伯阳公园时,广场上的金伯阳雕像,被擦得一尘不染,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是人们对烈士的一片爱戴。
图为志愿者参观金伯阳公园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子良 邹芃萱 供图
雨后的旅顺口显得有些沉闷,我们踏上了去旅顺日俄监狱的车,车在平坦的道路上奔驰,也许是不知道前面会有什么,我很期待,对于未知的事物,人们总包着一丝好奇和期盼。下了车,站在遗址大门前,一股浓浓的历史沉重感扑面而来。监狱楼共三层。中间只隔开一条窄窄的走道,两边都是用粗粗的铁棍隔开的牢房。牢房里有检身室,刑讯室和绞刑场。在各个房间内陈列着的各种刑具,一件件刑具展品,就像对灵魂的一次次深刻拷问。目睹间间牢房,件件刑具,条条绞索,斑斑血迹,我们的心情再也不能平静。我迈着沉重的步子,走了出来,回头望去,楼内充满了黑暗,孤独,恐惧,我真的无法想象究竟是什么样的力量让他们在一直在这里坚守。是对胜利的渴望?是对自由的向往?还是同仇敌忾,视死如归的团结与英勇?站在楼前,环顾四周,一堵堵高高的红砖围墙挡住了我的视线,也挡住了外面的一缕阳光,挡住了这儿犯人们那么一丝求生的希望。高墙旁边用栅栏围起来了一些草地,可是小草那样枯黄,那样脆弱无力。将所有遗址和遗物看过后,心情说不出来的沉重,站在监狱旧址,望向现代化的高楼,心中情感起伏不定。“一段悲惨史,一片虔诚心,一股悲愤力油然而生”现在的中国不在是任人宰割的中国,人民又重新抬起高昂的头颅,我把这份沉痛的历史深深的烙印在心中,化作一股强大的力量,昂首阔步的向前走去。
图为志愿者参观日俄监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子良 邹芃萱 供图
旅顺日俄监狱遗址检身室(之一)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子良 邹芃萱 供图
旅顺日俄监狱遗址牢房(部分)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子良 邹芃萱 供图
旅顺日俄监狱里面的刑具(部分)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子良 邹芃萱 供图
历史给我们留下的教训和思考,以及国家所受的屈辱与创伤,值得每一个人永久的记忆与反思。总说一句话,“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尤其是如果忘记国家屈辱的历史,更是一种对民族精神以及民族尊严的一种侮辱。其实,在城市现代化的高楼大厦之间,总有那些快被遗忘的角落中有着尘封已久的历史,他们或辉煌或悲痛或给人以力量或寄人以深思,不是城市的喧嚣而让我们忘记了历史,而是我们的浮躁渐渐模糊了历史。历史虽已尘封,但它不应该被淡却,更不能被淡忘!时刻谨记"落后就要挨打”。把这一段屈辱历史铭记于心,把它作为今后我们工作,生活,乃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财富与精神动力.“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只有了解自己的过去,才能展望自己的未来!如今的我们更要有这种精神。
追寻红色足迹的同时,也在传承红色文化。传承红色文化,需以不忘初心。此次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所看见的、所学到的、所体会到的红色精神,都是课本上难以深入领会到的。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我们要清醒地意识到“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人,不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走出校门并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我们要抓住培养锻炼才干的好机会,提升我们的修养,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与意识。通过参加一些实践性活动,巩固所学的理论,增长一些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和技能。同时,我们也要树立远大的理想,明确自己的目标,为祖国的发展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新时代的历史画卷已经展开,国家也开启了新一轮的革命。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革命尚未成功,我辈仍需努力。(通讯员 刘奕麟)
一审编辑熊峻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