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1日-19日,辽宁工业大学红色文化宣讲团奔赴革命圣地井冈山,参加“井冈情·中国梦”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专项行动。实践团队围绕“红色教育基地与高校协同育人模式下,青年学生讲好中国故事创新路径研究——以井冈山红色资源为例”这一课题,通过理论学习、实地调研、沉浸体验及课题研究等多种形式开展为期9天的研究实践,在“行走的思政课”中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前行的力量。
在红色教育中,学生们通过多元沉浸式学习实现精神淬炼。革命后代芦继兵老师讲述的“十八军进藏”故事、张旅天老师讲述的“马兰精神”,让信仰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化为可触可感的精神力量,让红色基因焕发时代光彩,深深烙印在每一位学员的心中;在三湾改编情景教学,学生组建“锦”冈星火连队,在队旗绘制、口号创编中感悟革命智慧;在红歌教学中,《映山红》《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等经典歌曲的激情传唱,让历史的回响激荡青春誓言,让“星星之火”的信仰在青年心中生根发芽。经过系统的学习,学生们对井冈山精神的内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后续课题的研究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精神内核。
在实地研学中,学生们通过实地体验实现信仰升华。在庄严肃穆的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聆听红色印章守护者的壮烈故事,眼含热泪;草鞋编织课上,学生们亲手体验搓草绳,每一道绳结都系着对革命历史的敬意,每一道工序都让青年学子触摸到革命岁月的温度;重走红军路上相互扶持的身影,正是对“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生动诠释;走进老乡家,方言隔阂被热情消融,粗茶淡饭中品读军民鱼水深情;漫步井冈山,大井的石板路、小井的红军医院,“盐娘”的故事让历史触手可及;黄洋界上,云雾缭绕处似见当年烽火;博物馆的文物中,永恒闪耀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真理光芒。走进井冈山,学生们更加深刻地体验了中国共产党人那种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不懈的革命精神,这不仅是一次对历史的探寻,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这也更加坚定了学生们要通过“青言青语”传承好红色文化的决心。
在课题研究中,学生们通过校际交流、实地调研、人物访谈等方式实现了实践目标。他们打破校际壁垒,与来自60所高校的68支实践团队围绕红色文化传承、青年传播创新方式等议题开展广泛交流、深度研讨;通过实地走访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毛泽东旧居、茂坪八角楼、马源村等地开展调研,累计收集有效问卷共1380份,访谈82人次,以传播井冈山红色文化为基础,深入探索了青年学生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创新路径,以青年视角为红色文化传播注入创新动能。
从革命圣地井冈山到英雄城市锦州,跨越千里的红色文化在辽工大的青年学子心中烙下深深的印迹。辽宁工业大学红色文化宣讲团将以此次实践为契机,持续探索创新红色文化的“青年化”阐释,以多元形式生动讲述党的光辉历程、革命英雄事迹,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焕发青春光彩。(孙炎 任静 宓嘉雯/图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