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文化传媒与艺术设计学院五色青春实践团奔赴锦州市温滴楼镇英城子村开展乡村振兴主题实践活动。师生党员、积极分子和共青团员们充分发挥专业特长,通过支教助学、环境整治、红色宣讲、企业调研、墙绘设计等多元化服务形式,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助力乡村建设的实际行动,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注入青春动能。
五色青春实践团走进温滴楼镇中心小学开展红色文化宣讲。通过“一场战斗”“一个苹果”“一份嘱托”的“三个一”故事和情景剧《跨越时空的锦州苹果》,生动讲述了锦州红色历史,激发学生爱国情怀。
志愿者们在温滴楼镇中心小学开展"艺术+环保"主题支教课程。他们为每位同学送上暖心的水彩笔套装,这份实用贴心的礼物让同学们爱不释手。志愿者们还精心设计了海洋环保主题美术课,通过"PPT讲解+绘画创作+彩泥手工"的互动教学模式,将海洋保护知识融入美育实践。同学们用新获赠的水彩笔描绘心中的海洋,在创作中深化环保意识。
为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生态文明理念,志愿者们深入田间地头、山林河边,对英城子村的生态环境进行详细的调研,向附近村民普及环保知识并对村庄周边环境做了清理,为温滴楼镇的环保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五色青春实践团深入温滴楼镇英城子村益多乐生态牧场进行了调研学习。在牧场工作人员满珈琪的带领下,实践团师生实地考察了这家集饲草种植、奶牛养殖、乳品加工、研学观光于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化农业公司。满珈琪介绍,牧场通过引进智能饲喂系统、数字化管理等新技术,实现了产业转型升级,并可为大学生提供实习就业机会。志愿者们纷纷表示,通过这次调研看到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潜力,计划从品牌传播、研学课程开发等方面助力牧场延伸农文旅研融合发展产业链。
拿起画笔,手绘乡村。志愿者们在英城子村开启了一段“墙绘之旅”。他们克服高温天气,精心绘制了总面积达200平方米的墙绘作品。作品以"乡村振兴"和"绿水青山"为主题,将生态环保理念融入艺术创作,使原本斑驳的墙面焕发新机。英城子村党支部书记满野动情地说:"看到这些充满朝气的年轻人顶着烈日为我们村绘制墙绘,真的很感动。这些精美的作品让村里的环境焕然一新,充分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社会担当,我们村民都特别感谢辽宁工业大学的师生们为村里带来的新气象。"创作期间,村民们纷纷驻足观赏,对大学生们的专业技艺和奉献精神赞不绝口。
辽宁工业大学文化传媒与艺术设计学院坚持将社会实践与“大思政”育人相结合,引导学子在服务基层中践行"砺器悟道"校训精神,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学子的责任与担当。未来,学院将充分发挥高校人才和资源优势,为乡村振兴和区域经济发展贡献青春力量。(刘灿瑶 任静 文/张子兴 张欣宁 摄影)

